
7月10日,AG官网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陈咏梅率许可注册处、药品生产监管处、中药和化妆品监管处、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处、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监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走进《政风行风热线》直播间与听众和网友进行了交流。全省16个市药监局相关负责同志也都在线收听和参与了节目。

AG官网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陈咏梅
AG官网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陈咏梅介绍,药品的研发、生产、流通,每一个环节都是守护公众健康的重要阵地,环环无小事,责任重千钧。保障药品安全,是贯穿药品监管始终的底线,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。为做好新形势下药品安全工作,近年来,全省药品监管部门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,讲政治、强监管、保安全、促发展、惠民生,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,全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。到2023年年底,已连续3次在全国药品安全相关年度考核中获评A级,连续5年在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获通报表扬。
节目中,多位听众打来电话、发来微信,分别就医美机构筛选、医疗器械质量、药品质量监督等问题与上线嘉宾进行了咨询和交流。

AG官网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监管处副处长郭锐
合肥魏女士:现在生活中、网络上都充斥着各类医疗美容广告,我想去尝试,但是又担心不安全,请问我该如何选择医美机构?
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监管处副处长郭锐:关于医美安全性的争论,从医美诞生那天起就没有停止过。但是有一点需要爱美人士注意:任何有创的医美治疗都是有风险的,只是风险高或低的问题。医美风险的高低,主要取决于仪器的质量、人员技术,以及医疗美容机构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等等。所以建议大家,一定要去正规的、专业的医疗美容机构或者是医院的美容科。那么,哪些才是正规、专业的医疗美容机构呢?我们认为至少要查看三项资质:一要查看医疗美容机构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,其诊疗科目当中是否登记有医疗美容科及相关二级诊疗科目。二要查看医疗美容机构从事诊治的人员是否具备医师资质。三要查看医疗美容机构所使用主要仪器的资质,包括医疗器械注册证/备案证以及产品合格证明等。其中医疗器械注册证/备案证,大家可以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—医疗器械版块进行查询;如果查询不到,那就需要提高警惕了。这里还有个情况给大家作一提示:医疗美容机构使用未经国内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(可能该器械在国外有合法资质)以及过期、失效或者淘汰的医疗器械,都是违法行为,欢迎大家予以监督并向监管部门举报(举报电话:12315)。

AG官网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处处长张勇
合肥杨先生:我在购买医疗器械时发现,有的外包装上标示的是“生产地址”,有的标示“委托生产地址”,不知道这两种情形有无区别?是不是“委托生产”的质量不如“自己生产”的?
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处处长张勇:出现这种情况不用担心。不论是“委托生产”,还是“企业自己生产”的,医疗器械的质量都是一致的、有保障的。具体来讲,这里涉及到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的问题。我国在2017年启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,2021年全面施行注册人制度。所谓医疗器械注册人,是指拥有医疗器械制造技术的研发机构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主体,通过申请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,以自己的名义将产品投放市场,对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承担主体责任。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是当今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,已经普遍采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管理制度。其主要优点,首先是鼓励医疗器械创新,允许研发机构申请医疗器械注册,降低研发附带的生产设施建设投入,激发创新活力。其次是优化资源配置,企业成为医疗器械注册人后,可以自建厂房生产产品,也可以委托其他企业生产;可以自己经营,也可以委托其他企业来进行经营,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,有效整合资源,避免重复投资。药品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对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的监管,对委托生产的注册人实施年度全覆盖检查,并加大产品抽查检验力度,确保委托生产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有效。由此可见,不管是“企业自己生产”,还是委托生产,都不影响医疗器械产品质量,都可以放心使用。

AG官网药品生产监管处稽查专员王玉香
微信平台网友:我从网上关注到,2023年,北京市某制药企业出现多批次碳酸钙D3含量不合格,这个药品是委托山西一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的。请问,关于药品委托生产,安徽省采取了哪些监管举措?
药品生产监管处稽查专员王玉香:我局深入推进委托生产专项检查整治,严防、严控、严管委托生产药品质量安全风险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仅委托生产品种的全覆盖监督检查;对不符合要求的,我们坚决采取相关措施,力争风险隐患见底清零。一是压实持有人主体责任,制定委托药品自查自改清单,督促委托生产持有人开展自查自改,并对自查自改中存在问题的持有人进行集中约谈。二是强化委托生产专项检查推进,每季度组织召开专项检查工作调度会,梳理印发《药品委托生产专项检查工作任务责任清单》,细化工作任务,所有任务倒排工期、责任到各分局、直属单位。三是强化持有人关键人员能力考核评估,对持有人和受托生产企业的企业负责人、质量负责人开展药品生产管理法律法规测试,倒逼企业关键人员主动学习提升履职能力。目前,已开展两轮法规测试,对103家202人次进行了考试。四是强化委托生产监督检查,7月底前将完成在产委托生产品种、不在产仅委托生产持有人全覆盖检查,对省内受托生产品种以及跨省受托的仅委托生产品种、中药品种、集采中选品种开展覆盖检查,对委托生产品种组织全覆盖抽检。五是助力委托生产持有人能力提升,开展“线上法规分享会”活动;编印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法律汇编》口袋书,开展“局长服务日”“百名专家助药企”等行动,同时利用培训、会议、网络平台等多方式、全方位宣贯委托生产法规。针对委托生产药品,我局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,全面保障委托生产药品质量安全。对存在风险隐患的,依法采取风险控制措施;对涉嫌违反药品法律法规行为的,严肃查处、严厉打击;对涉嫌犯罪的,做好行刑衔接,及时移送公安机关。

AG官网中药和化妆品监管处处长陈颂红
微信平台网友:这些年,了解一些“十大皖药”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情况。请问,“十大皖药”具体指的是哪些品种?目前这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?今年打算如何继续推动?
中药和化妆品监管处处长陈颂红:“十大皖药”并非只有10个品种。自2016年以来,我省集聚各方力量,着力打造有特色、有市场的大品种、大产量、大品牌“十大皖药”,已确定了霍山石斛、灵芝、亳白芍、黄精、茯苓、宣木瓜、菊花、丹皮、断血流、桔梗、天麻、太子参、前胡、葛根、百蕊草等15个“十大皖药”品种。今年3月,我局还组织召开了“十大皖药”新增品种论证会,就是要把我省中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,把更多的优质皖产道地药材推向市场,扩大皖产道地药材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。在推进“十大皖药”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方面,我们已连续开展了5届遴选,建成“十大皖药”产业示范基地95个、规范种植面积达26.4万亩,逐步形成了以皖北、皖西、皖南三大药材主产区的产业布局,中药材的规范化、规模化种植水平不断提升。今年,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:一是继续开展“十大皖药”产业示范基地遴选,不断扩大全省“十大皖药”种植规模,并通过开展对既往授牌基地的“回头看”工作,提升皖产道地药材的品质和影响力,推动“十大皖药”产业示范基地提质增效。二是开展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,出台植物类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现场评估标准,组织开展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遴选,从源头提高中药材质量保障水平。三是结合“十大皖药”和产业发展实际,牵头遴选全省首批26个趁鲜切制中药材品种,并组织开展对其加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。目前,已完成10个品种加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。

AG官网许可注册处副处长熊永恒
合肥汪女士:我是一家医药企业的负责人,打算明年在合肥新开办一家药店。以前我记得申报的时候,要申请许多个经营许可证,要跑许多部门,还要准备许多材料,特别麻烦。现在到处都在讲优化营商环境,不知省里头有没有新的政策举措,对申报流程进行优化,让我们“少跑腿”呢?
许可注册处副处长熊永恒:对于新开办药店来说,原先的审批流程较多,需要“多跑腿”,确实给企业带来不少不便。不过,今年5月底,我局深入贯彻落实《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实施方案的通知》要求,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、省数据资源局、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印发了《安徽省开办药店“一件事”工作实施方案》。方案坚持改革创新和系统思维,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,对企业开办药店涉及的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许可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(零售)备案、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(零售)许可,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、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,户外招牌设施设置规范管理等政务服务事项提供“一件事”集成办理、多证联发服务。同时,明确了改革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分工,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,强化部门协同。通过整合申请材料,实现一套材料清单、一张申请表格;通过再造业务流程,实现统一受理、并联审批、一窗送达;通过统一办事指南,实现全省范围内同标办理、同步更新;通过联合现场核查,实现多个事项一次核查。下一步,我局将切实强化职责履行,按照方案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,有序推进开办药店“一件事”改革事项落地见效,致力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、办事流程最优化、办事材料最简化、办事成本最小化,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